• <td id="iegii"><kbd id="iegii"></kbd></td><noscript id="iegii"><source id="iegii"></source></noscript>
  • 保稅區與自貿區的區別

    答:保稅區,亦稱保稅倉庫區。這是一國海關設置的或經海關批準注冊、受海關監督和管理的可以較長時間存儲商品的區域。經主權國家海關批準,在其海港、機場或其他地點設立的允許外國貨物不辦理進出口手續即可連續長期儲存的區域。
      盡管保稅區與自貿區都起到類似自由港的作用,但在開放程度、功能設計以及監督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區別。與國內保稅區相比,自貿區的最大特色是“境內關外”的特殊海關監管制度,即“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所謂“一線”是指自貿區與國境外的通道口,“一線放開”是指境外的貨物可以自由的、不受海關監管的自由進入自貿區,自由貿易區內的貨物也可以自由的、不受海關監管的自由運出境外;所謂“二線”,則是指自貿區與海關境內的通道口,“二線管住”是指貨物從自貿區進入國內非自貿區、或貨物從國內非自貿區進入自貿區時,海關必須依據本國海關法的規定,征收相應的稅收。
      具體來說,一是保稅區在海關的特殊監管范圍內,貨物入區前須在海關登記,保稅區貨物進出境內、境外或區內流動有不同的稅收限制;而自由貿易區是在海關轄區以外的、無貿易限制的關稅豁免地區。二是保稅區的貨物存儲有時間限定,一般為2-5年;而在自由貿易區內,貨物存儲期限不受限制。三是由于保稅區內的貨物是“暫不征稅”,對貨物采用賬冊管理方式;而在自由貿易區,主要考慮貨暢其流為基本條件,多數自由貿易區采取門崗管理方式,運作手續更為簡化,交易成本更低。四是目前許多保稅區的功能相對單一,主要是起中轉存放的作用,對周邊經濟帶動作用有限;而自由貿易區一般是物流集散中心,大進大出,加工貿易比較發達,對周邊地區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能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